宏观经济的变化粤友配资,通常是缓慢的。在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中,单一因素的影响力非常有限。
但是,相当多的网友认识不到这个这个客观事实,他们不仅坚信某一事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关键作用(比如很多人叹息的汕头芹菜案),部分人甚至坚信某个人物的行政级别,也影响了区域发展。
从宏观数据来看,信息时代这些偶然事件或个别事件的影响力,远不如部分小说家所言的那般重要。
下图展示了1997年以来粤友配资,各地GDP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情况。
这是一个相当重要、但通常会被忽略的指标。当一个区域的GDP比重保持不变时,表明其社会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。当高于时,则意味着比全国平均水平进步得更快,反之更慢。
1997年以来的35年间,华北地区的GDP基本稳定在全国的12%左右。如果要说变化,则是北京和内蒙古有明显的上升,河北和天津有不小幅度的下降。
跟华北比粤友配资,东北三省的比重变化是明显的,1997年三省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国的9.7%,35年之后只剩下4.5%。
在这35年间,辽宁GDP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2.3个百分点,黑龙江下降了1.9个百分点。
华东六省一市的比重,则从37.4%小幅度增长到39%,这不是整体上升,而是35年有升有降。其中山东下降1.2个百分点,福建、安徽和江西均上升0.5个百分点,浙江和上海下降0.5个百分点,江苏上升1.4个百分。
华中三省的河南下降了0.6个百分点,湖北和湖南分别上升0.7个和0.3个百分点。
跟1997年比,2024广东所占比重增长了0.4个百分点,但如果跟2009年比,广东实际下降了0.7个百分点。
云贵川渝看起来是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速度,分别增长0.2个、0.6个、0.5个和0.4个百分点。对于偏远的西南地区而言,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。
西北地区的陕西,进步也是很大的, 所占比重从1.8%上升到2.7%,增长达到0.9个百分点。
所以,你可以感受到,在这个比重里,想增加1个百分点有多难,也表明了经济整体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、而且很少以某个人或某件事为转移。
富灯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